找到相关内容13268篇,用时133毫秒. ·把佛教导航设为主页
  • 问:从佛教的角度如何理解“情与”?

    ldquo;绝情论”,肯定回答:不是!佛教认为世间之“情”乃因缘所生,依缘生依缘灭,虚假不实,不可执着。佛教里法界同体之不被很多人理解,因有此理,佛教其他理论才有基础,如...方能实现真正和谐。所以佛教徒的修行是借“狭情”修“大情”(无缘慈、同体悲),证得圆满智慧,方可离苦得乐。 其次谈“”,此理...

    佚名

    佛教问答

    http://www.fjdh.cn/fjask/2009/05/10074777805.html
  • 从佛教的角度如何理解“情与”?

    能究竟离苦得乐。那么佛教是否宣扬“无情论”或“绝情论”,肯定回答:不是!佛教认为世间之“情”乃因缘所生,依缘生依缘灭,虚假不实,不可执着。佛教里法界同体之不被很多人理解,因有此理,佛教其他理论才有...争、社团之争,资源之争等,天下何曾太平。如果众生皆具慈悲大情,方能实现真正和谐。所以佛教徒的修行是借“狭情”修“大情”(无缘慈、同体悲),证得圆满智慧,方可离苦得乐。   其次谈“”,此理涉及“...

    不详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5/07340781736.html
  • 佛教的断惑证真与儒家的存去欲

    佛教的断惑证真与儒家的存去欲  恒毓*  世界弘明哲学与宗教研究院院长  华梵大学 第七次儒佛会通学术研讨会论文集 ( 2003.09 )p473-479  华梵大学哲学系, [台湾 台北] ...佛教与儒家在心性修炼中所使用的方法的差异问题,即:佛教的断惑证真之法与儒家的存去欲之法在内容、作用方向和修炼结果上究竟有什么不同? 从理论上说,佛教的断惑证真与儒家的存去欲存在不少类似之处。不过,...

    恒毓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06451746115.html
  • 思维三苦之[依广大行派、甚深见派]

      “修三苦”,即思惟三苦之。   【一】依广大行派分七:一、坏苦 二、苦苦 三、行苦 四、由三种受中产生烦恼之 五、从烦恼中产生痛苦之 六、须从三受中以三观遮止之 七、标明出处   一、坏苦   谓譬如极热或疮或痈 ,若于其上洒以冷水,似为安乐,于生死中所有乐受,若坏灭时,还起众苦,故名坏苦。   比如在严重发炎的热疮或者...

    益西彭措堪布[讲]

    三苦|坏苦|苦苦|行苦|轮回|广大行派|甚深见派

    http://www.fjdh.cn/article/2007/06/09140310195.html
  • 索达吉堪布:《量宝藏论》讲记——第二节课

    菩提心!   今天我们继续宣讲《量宝藏论》。   开讲之前,我在这里先给大家念一个全知麦彭仁波切所造的法称论师的上师瑜伽。上师如意宝给我们宣讲《释量论》的时候,也传过这个上师瑜伽的修法,我今天顺便用...来了知它的意义,而对诸佛菩萨具有信仰的我们,应该对传承上师、创始者的恩德,始终都念念不忘,只有这样,才能在自相续当中真正生起证悟的境界。   这次宣讲《量宝藏论》,准备从颂词上给大家宣讲,颂词在《...

    索达吉堪布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12073738471.html
  • 台湾中国佛教会第十六届第九次监事联席会议举行

    净良长老主持会议   2008年11月6日上午,台湾中国佛教会第十六届第九次监事联席会议在该会三楼会议厅举行,会议由理事长净良长老主持,明光法师充任司仪。   出席的理事有:净良、心茂、明光、觉华、见引、今能、如悟、慧省、常志、性海、明空、法光、依融、普晖常露、广乐、如均、会然、天性、朱文科等长老、法师、居士。监事有:深性、地皎、心立、慧岸、禅睦、杨梅兰等长老、法师、居士。列席的有:...

    佚名

    |会议|中国佛教会|

    http://www.fjdh.cn/bnznews/2008/11/14371331637.html
  • 浅谈学三论宗教对于参念佛是谁的助益

    浅谈学三论宗教对于参念佛是谁的助益  一、引子  宋代以后,由于学人根性转劣,机锋转语言下荐得的方法渐成流弊,参话头做工夫逐渐成为禅宗祖师为学人开示的重要修行方法,念佛是谁则是最为普遍的话头之一。...从根本上说,与行皆重要,无分主次;但从次第来说,二者在不同阶段各应有所侧重,其阶段大体包括学习教理,积累智慧资粮,同时积累福德资粮;以理导行、以行证理;一门深入;悟后起修。上述只是通常情形,个人因缘差异...

    林海殷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16414660939.html
  • 慈诚罗珠堪布答:放生怎样做更如如法?

      问:放生怎样做更如如法?   慈诚罗珠堪布答:作为佛教徒,我们经常放生。如果如法地放生,功德是不可思议的;如果不够如如法,功德就不是很大。所以,这对我们来说非常重要。今天,我们讲讲有关放生的问题。   大乘菩萨所有的行为,可以归纳为六种,这就是六度,六波罗密多。本来,大乘菩萨的见解、行为、修法,利益众生、度化众生的事业浩如烟海,但所有这些方便,均可以归纳成为六度。   如果我们能如...

    慈诚罗珠堪布

    慈诚罗珠堪布

    http://www.fjdh.cn/fjask/2009/02/20561635492.html
  • 与事的统一,他力与自力的融合

    与事的统一,他力与自力的融合   --读法藏法师《持名念佛与实相念佛之统一——本愿即心持名念佛的提出》   能进法师   初见法藏法师,就为其如江河奔腾势不可挡的辩才而倾倒;拜读法藏法师的大作,又...名念佛」、《观经》中「即心念佛」以及《无量寿经》中「本愿念佛」三法门而作的总结。   从理论构造上来看,法藏法师的「本愿即心持名念佛」理念,采取了如下几个公式:持+事持=理事统一(即心+持名=即心持...

    能进法师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06553747356.html
  • 索达吉堪布:《量宝藏论》讲记——第三节课

    菩提心!  下面我们继续学习《量宝藏论》。   其中造论支分已宣讲完毕,今天讲真实论义。   真实论义分二,一、从总反体抉择所知;二、抉择能知量之自性。   其中前者分三:一、所知境;二、能知识;三、彼识知境之方式。   所知境分二:一、法相;二、分类。   《量宝藏论》第一品观境,境是对境的意思。当然大家应该明白, 凡是因明当中对境、心识所分析的这些道理,在我们学习佛法的过程当中是不可缺少的...

    索达吉堪布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12073838472.html